3月以来,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摇,A股也呈现调整。在此背景下,私募基金整体明显减仓,不过百亿私募近期却在逆向加仓,仓位指数创历史新高。私募机构普遍以为,瞻望二季度,A股市场估值程度具备吸收力,但存在构造性分化迹象,需在底部区域坚持耐烦。
 
    加仓动作明显
 
   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整数据显现,截至2020年3月底,国内共有40家私募跻身百亿私募。从收益来看,百亿私募一季度均匀收益虽未能翻红,但总体表现远胜于同期大盘。详细看,有数据统计的33家百亿私募今年一季度均匀收益为-1.95%,其中,股票战略百亿私募均匀收益为-2.29%,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0.02%。
 
    与此同时,百亿私募近期加仓动作却十分明显。依据私募排排网组合巨匠最新监测数据显现,截至4月10日,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为69.95%,环比此前一周整体减仓3.57个百分点。其中,百亿私募逆向加仓9.28个百分点,仓位指数高达90.55%,创历史新高。数据显现,有九成百亿私募仓位在八成以上。在股票私募中,仓位超八成的私募占比缺乏五成。
 
    “前期出于控制回撤和防备系统性风险的角度,大幅减仓至中性程度,近期市场反弹明显,从结果看,此次择时操作并不胜利。”一位前期减仓的私募基金经理表示,思索到不少个股近期反弹幅度不小,将逐渐加仓,关注业绩增长更快的公司和根本面超预期的个股。
 
    沣京资本表示,短期维持平衡仓位,基于中长期视角选择优质标的坚决持有,另一方面,在市场再次呈现恐慌之时,应坚持逆向思想积极应对。
 
    另一位近期未大幅减仓的私募基金经理指出,思索到海外活动性富余,叠加国内复工复产状况良好,A股并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。在当前环境下,市场可能以震荡和宽幅动摇为主,照旧存在构造性时机。
 
    A股具备配置吸收力
 
    多家私募表示,当前A股市场估值程度具备配置吸收力,但构造性分化迹象存在。将来若海外市场大幅动摇,仍有可能对A股市场产生阶段性冲击。
 
    凯丰投资表示,周期板块和TMT板块近期相对较弱,将来随着利率下行,周期基建板块和TMT板块或会相对跑赢内需消费板块,A股市场短期或跑赢港股和美股市场。
 
    “中长期来看,中美经济处于库存周期的上升初期,疫情固然对短期活动性有影响,但超额活动性照旧富余,权益投资环境友好;A股市场估值程度具备配置吸收力,构造性分化仍然存在;
中期仍需对海外市场的风险坚持警觉。”沣京资本表示,从风险溢价和相对价值的角度来看,A股处于重要的底部区域,虽然盈利层面的构造性变化仍有待察看,活动性对资产价钱的积极影响已构成趋向,需在底部区域坚持耐烦。
 
    格上研讨中心表示,对A股市场而言,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均值下方,具备长期战略性配置时机。全年的底部区域根本探明,A股下行空间有限,因而,倡议投资者抓住时机停止长期规划。从规划方向来看,今年外需会削弱,主要以内需提升发力,而内需主要以基建、消费为主。倡议以股息率高,估值低的周期以及消费行业龙头个股为主要方向;同时,在活动性富余、政策利好以及科技生长板块景气度上升的背景下,科技生长板块依然是今年规划的主线。